站在千禧之年的门槛上,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近年来创作与出版中一些发人深思的现象,不能不令人对下一个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走向产生些许疑虑,这些疑虑与思索积淀下来,就形成了针对下一个世纪儿童文学走向的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社会文化背景的后现代走向是否会销蚀新一代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感?
不容忽略的是,90年代的中国面临着一种新的文化氛围——即在西方自六、七十年代起就已出现的后现代文化氛围的包围和浸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在紧张的经济竞争环境下日趋商品化、休闲化、表面化,另一方面,由电子文化所造就的“读图时代”的来临,使我们过去那种关注精神、价值、真理、终极意义之类形而上事物的“深度阅读”,正在日益被关注消费、时尚、流行、感官愉悦之类形而下的“平面阅读”所取代,(从某种意义上也包括少年儿童对卡通、星座等的迷恋)。而且商品化趋势的强力渗透,使我们社会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界限日益模糊甚至消失,“诗意存在”的空间被迫大幅度缩减自己的地盘。在少儿文学创作领域也有类似的情况,90年代伊始,中国儿童文学在整个80年代所营造的那种追求深刻的、负载着厚重的历史意识的理性艺术氛围开始被打破被消解,从“忧患”走向“放松”,从“思考”走向“感受”,从“深度”走向“平面”,从“凝重”走向“调侃”。此后有一系列儿童文学作家纷纷自觉不自觉地朝这个方向努力,放弃历史的观照与理性的沉思,放弃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放弃理想化人格的塑造,作品的内容越来越关注少年儿童生活状况的当下时态,作品中的人物逐渐由世俗化而走向流行化……
面对着一个新世纪我们也许不得不思考:我们将如何在这种后现代文化氛围的平面化模式与80年代的历史深度之间寻找平衡?下一个世纪的中国儿童文学还需不需要人文关怀?我们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将如何弘扬人文精神?
就整体上来讲,文学是内在化、理性化的艺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毕竟要向观念向理性倾斜,最终的浓缩结果是思想。无论它的表述形式多么形象,描写与叙述的细节多么生动,思想力量总是它的最大优势。大的艺术家都是大的思想家,作家尤其如此,因为文字就是思想的符号、思想的外壳,儿童文学也不应例外。
第二个问题:下一个世纪的中国儿童文学是否应建立新的价值体系和艺术准则?
这些年我们看到儿童文学的创作队伍在不断扩大,成人文学作家和少年儿童在出版社编辑的组织下,成批地从两极介入到儿童文学的创作队伍中来,他们给儿童文学带来了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和艺术准则:一种,是作为成年人的作家的角度——在主流文化基础上构筑一个“诗意空间”,并尽量使它与理念中的“儿童精神”相通(比如说“大幻想文学”的概念)。另一种,是少年儿童的角度——反叛与少儿天性相悖的正统价值观的意识状态,进行新一代真实的生存现状的自我展示,以及采用调侃的、游戏化的话语形式来张扬其独特的审美个性。事实上,来自少年儿童的反叛正统文化的意识状态比起过去来看其影响力正在扩大,尤其是那些由少年人自己写自己的青春自画像式的文学创作,除了其中有一部分是按照传统习惯的美学价值标准创作的以外,有不少作品体现出某种另类话语的倾向(例如小说《灵魂出窍》、《你好,花脸道》和《“疯”流人物》等作品)。这些另类话语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一种处于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边缘生存状态的话语显现,它具有鲜明的反叛正统价值观念的“新新人类”的性格特征;还有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它们所呈现出来的“游戏化”审美心理倾向,这些作品往往在语言和情节的营造上刻意突出一种调侃的荒诞的氛围,并通过卡通化的叙述方式来体现某种游戏性倾向。
由此我们看到,儿童文学创作要想真正获得少儿读者的青睐,最重要的关键还不在于是否反映描写了少年儿童的当下生活表象,更重要的是作品是否反映了生存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的一代新人正在形成的新价值观念和审美心理倾向。而一个新世纪的来临,恰恰标志着一种建立在新的生存方式基础上的价值体系将主宰世界,儿童文学也无法将自己排除在外。
第三个问题:电子媒体对儿童文学创作的介入乃至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将给下一个世纪的中国儿童文学带来什么?
实际上,我们已经生活在多种媒体并存的时代了,电子媒体介人文学创作势在必行,而且是不可阻挡的,尤其是互联网络,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网民队伍的迅速扩大,网络文学的发展势头很快,越来越多的作家上网,甚至出现了网络文学的专栏作家。文学借助于网络走下了以往高不可攀的圣坛,使文学成为普通大众人人都可以“过把瘾”的东西。
而网络文学使用的话语与纸质媒体文学所使用的话语有着巨大差异,比如网络文学它并非是印在纸上的文学作品的直接“转载”,由于因特网本身所特有的无限链接特征(也就是超文本特征),产生出可以无限伸展的开放性、立体化空间,因而网络文学也不可避免地是一种非线性的(不按顺序的,没有绝对的起点,也没有绝对的终点),非情节化的、短篇的、高信息含量的文本;同时又由于网上交流所特有的大信息量和快速更新的特点,使网络文学不可避免地具有鲜明的口语化交流特征,也就是说,网络文学的话语形态往往是即兴的、破碎的、跳跃的、无始无终的、无限链接的和可涂改的,一言以蔽之,网络文学的文字自我约束力降低、随意性增强;此外,互联网络最本质的特征是互动性和超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几乎“零距离”的快速反馈以及网络的无限链接功能,给网络文学的文本带来极大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不像印刷在纸上的文学作品的文本具有固定的内容与外延,所以网络文学又具有作者与读者之间界限模糊的特征。总而言之,网络文学以电子媒体特有的新概念消解着传统文学创作的神圣性、内省性、贵族化和创作主体的完整性等固有特征。
少年文学范畴内的网络化趋向应该说也是存在的,因为在我国的几百万网民中,青少年占了绝大多数,有统计数据表明,在目前中国的大中城市中,中学生拥有电脑者达到30%-40%,其中上网者达5%。而随着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这些数字只会迅速递增。而网络化将会给儿童文学带来什么?其中最大的可能应该是少年儿童读者的参与性空前提高,少儿文学与读者的距离会相应拉近,少儿文学的游戏性、娱乐性都会随之强化起来,文学价值观的表达也会更接近少年儿童的本体世界。但不可避免的问题是,网络的互动与超文本特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和传统儿童文学的阅读习惯产生冲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建立在线性阅读基础上的文学固有的理性深度。如何在准确把握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各自优势的基础上互动互补,也将是下个世纪少儿文学面前的课题之一。